1.盧特沙漠(伊朗):地球上最熱的地方,溫度達71攝氏度 盧特沙漠(伊朗) 關于地球上最熱的地方其實有不少爭議。很多人認為,世界上最熱的地方是利比亞的阿濟濟耶,這裡的最高氣溫曾達到創紀錄的57.8℃,第二個最熱的地方是在美國加州的死亡谷,1913年記錄的這裡的溫度曾達到56.7攝氏度。此外,美國宇航局的衛星曾記錄伊朗盧特沙漠的表面溫度高達71攝氏度,據推測,這是有史以來記錄的地球表面的最高溫度。 盧特沙漠佔地面積約480平方千米,被人們稱做烤熟的小麥。這裡的溫度之所以如此之高,是因為地表被黑色的火山熔岩所覆蓋,容易吸收陽光中的熱量。 2.欽博拉索山(厄瓜多爾):距離地心最遠的地方,頂峰距地心6384千米 欽博拉索山(厄瓜多爾) 幾乎人人都知道,珠穆朗瑪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攀登珠峰的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希望能獲得爬上世界最高峰的名聲。珠穆朗瑪峰的海拔為8848米。這一高海拔賦予了珠峰第一高峰的名聲。只是,
九州娛樂2018
很少有人知道,厄瓜多爾的欽博拉索山的海拔為6310米。 欽博拉索山擁有地球中心最高山峰的名聲。這是因為地球不是一個球體,而是一個扁圓的球狀體。作為一個扁球,地球的赤道位置最粗。欽博拉索山位于接近赤道地區的南緯1度,頂峰距地心的厚度為6384千米,而珠穆朗瑪峰距地心的距離僅為6382千米,比欽博拉索山矮了大約2千米。 雖然厄瓜多爾因此感到驕傲,但是,
統元電子遊戲場
論及登山難度、缺氧程度或者名聲,欽博拉索山還是無法和珠峰相提並論。 3.特裡斯坦·達庫尼亞群島(英國):距離大陸最遠的可居島 特裡斯坦·達庫尼亞群島(英國) 它是世界上距離大陸最遠的可居住的群島,距離最近的大陸3219公裡。位于大西洋南部的特裡斯坦·達庫尼亞群島是如此之小,以致于它的主島甚至無法修建飛機跑道。這裡共有居民272人,只有8個姓氏,這裡的人世代患有哮喘和青光眼之類的疾病。 該島19世紀成為英國的附屬島嶼,島上的居民有一個英國郵政編碼,但是,他們可以從網上訂購商品,商品送到需要很長的時間。不過,這也只能是距離最近大陸約3219公裡的島上居民的貿易方式。 4.安赫爾瀑布(委內瑞拉):地球上最高的瀑布,落差為3230英尺(985米) 安赫爾瀑布(委內瑞拉) 委內瑞拉的安赫爾瀑布是世界上最高的瀑布,落差為3230英尺(985米),該瀑布分兩級,一級瀑布飛流直下,落差達到2647英尺(806米)。安赫爾瀑布位于卡羅尼河支流,該支流從奧揚特普伊山頂(一座平頂結構的山,週圍是懸崖峭壁)直瀉而下。 5.奧伊米亞康(俄羅斯):世界上最冷的可居之地,氣溫為零下71.2攝氏度 奧伊米亞康(俄羅斯) 奧伊米亞康是俄羅斯雅庫特自治共和國奧伊米亞康盆地的一個村莊,沿印迪吉爾卡河分布,距離克利馬公路上託木託爾西北30公裡,有800名居民。奧伊米亞康被認為是北半球寒極之地,因為1926年1月26日,這裡曾記錄到氣溫零下71.2攝氏度。這是地球上記錄的永久性居住地的最低氣溫,而且還是北半球記錄的最低氣溫。 地球上有史以來的最低氣溫是1983年科學家在南極洲俄羅斯的沃斯託克基地紀錄的華氏零下129度。 6.幹谷(南極):地球上最幹燥的地方 幹谷(南極) 南極洲裡有一個地方叫幹谷。這裡的山谷兩千年來不曾下過雨。只有一個山谷除外,這個山谷的湖泊在夏天會被內陸流過的河水短暫充滿,而幹谷不含濕氣(水、冰或者雪),這就是幹谷存在時速為200英裡的風的原因,風蒸發了所有水汽。 這些幹谷很奇特:除了散落地面的荒蕪礫石外,它們還是南極唯一沒有冰雪覆蓋的陸地。幹谷位于南極洲縱貫山脈,它們處于蒸發(或者說是升華)比降雪更多的山脈地區,所以,所有冰都消失了,只留下幹涸貧瘠的土地。 地球上另一個最幹燥的地方是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有些地方幾個世紀以來都是零降雨。阿塔卡馬沙漠的一些區域實際上幹燥程度可能超過南極洲的大部分地區。 7.馬裡亞納海溝(印尼和日本):地球的最低點,低于海平面10924米 馬裡亞納海溝(印尼和日本) 馬裡亞納海溝的挑戰者深淵是地球上海洋的最深點。這裡低于海平面10924米。比珠穆朗瑪峰的高度還要深2000米。史上唯一勘探過該深淵的人是雅克·皮卡爾和唐·沃爾森。他們下潛到11千米的海底,承受著8噸重的壓力。他們看到了魚、蝦和其他海底生物。 8.乞拉朋齊(印度東北部):世界上最潮濕的地方 印度東北部的乞拉朋齊 哥倫比亞的羅洛每年降水超過12米。這裡生活的人以在附近森林砍樹賺錢。這裡也有一個爭議,很多年來印度東北部的乞拉朋齊一直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潮濕的地方。這裡每年的平均降雨量為1082毫米,降水量低于羅洛。 與哥倫比亞不同的是,這裡是全年降雨,乞拉朋齊在6月到8月的西南雨季降雨量最大。1861年7月乞拉朋齊曾以9296毫米的降雨量創下最潮濕月的記錄。事實上,在1860年和1862年間,乞拉朋齊格外潮濕,1860年8月1日和1861年7月31日(兩個雨季部分的交迭時期),乞拉朋齊的降雨量為26467毫米。在1861年全年的降雨量為22987毫米,4月到9月之間的降雨量為22454毫米。 因此,到底哪個是最潮濕的地方?這要取決于測量方法和程序以及被測量的時期。 9.索爾山(加拿大):地球上最高的垂直峭壁 索爾山(加拿大) 加拿大巴芬島國家公園芒特索爾山垂直落差有1.25千米。芒特索爾山是加拿大最著名的山峰,由純花崗岩構成。它是探險者和爬山愛好者的最愛。1953年一名南美洲南極學會的一支隊伍第一次開始攀登這座山峰。近年來也不乏一些繩索探險者,2006年一名探險者死亡。 10.死海(約旦):地球上最低的地方,水面平均低于海平面約400米 死海(約旦) 死海是地球上最低的水域,水面平均低于海平面約400米,位于以色列和約旦之間,是一個內陸鹽湖。環死海的路也就碰巧成了世界上海拔最低的路。死海因其鹹度而聞名,是地中海海水鹹度的10倍,死海被喻為健康療養的第一聖地。因為其絕對高的鹽度,沒有生命能夠在裡面存活,死海也因此得名。 素養教育已成為21世紀國際教育發展的重大課題和緊迫任務。新一輪地理課程改革把地理素養置于地理課程目標的核心地位。因此,統一認識和準確把握地理素養的內涵與特質,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地理素養的內涵與組成 地理素養是指學習者經過地理學習後所養成的比較穩定的心理品格,包括地理知識、地理觀點、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態度、地理情感等構成要素(見圖1)。一般來說,地理素養表現在三個層面上:物質層面,指地理學習者在地理學習中表現出來的學習行為;精神層面,指地理學習者的個性特征和心理品質,包括地理學習動機、地理學習意志、地理學習態度等;社會層面,
CPBL統一獅
指地理學習者所帶有的一定社會屬性,表現為社會傾向、文化水準、品德素養等。 圖1 地理素養的構成 圖1可以反映出以下四方面內容。(1)地理素養的構成要素(地理知識、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態度、地理情感等)之間相互影響、相互聯系。(2)地理素養是一個復合性概念,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任何一種尺度的劃分都會破壞地理素養的整體結構。但為了說明問題的方便,筆者依據地理素養的內容,把地理素養分為地理科學素養、地理人文素養和地理技術素養三個部分。實際上,這三個部分也是相互包含的。(3)地理科學素養、地理人文素養和地理技術素養三個部分也都或多或少地包含地理素養的構成要素。(4)地理素養構成要素論其重要性並不處于同一層面之中,它們在構築地理素養過程中的職能也不是完全等同的。 (一)地理科學素養 地理學是一門旨在解釋地區特征以及人類和事物在地球上出現、發展和分布情況的科學。它不僅包括以人地關系地域系統為核心的特有知識體系,也蘊涵有區域比較、區域綜合與分析、觀察、野外實踐等獨特的思維方法和研究方法,此外它還包含了地理學家在探索地球表層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因此,地理科學素養是公眾科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具備了公眾科學素養的共性特征,也融合了地理學科的個性特征。筆者依據地理學科的特點、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和未來社會的需求,把地理科學素養的構成劃分為地理科學知識、地理科學能力、地理科學方法、地理科學品質和地理科學意識五個組成部分。 1.地理科學知識 地理科學知識是地理科學素養的基礎,是養成地理科學能力、地理科學方法和地理科學品質的載體。地理科學知識指以人地關系為核心的地理基礎知識,如地理術語、地理概念、地理現象、地理空間分布、地理過程、地理因果關系、地理特征、地理規律、地理科學史等內容。總體來說,地理科學知識涵蓋了以下幾個問題的內容:它在哪裡?它是什麼樣子的?它為什麼在那裡?它是什麼時候發生的?它產生了什麼作用?怎樣使它有利于人類和自然環境? 2.地理科學能力 地理科學能力是學生智力、能力與地理學科的有機結合,是地理科學素養的核心。地理科學能力既應該包括一般科學能力,也應該包括地理學科特有的科學能力。美國《國家地理標準》將地理能力目標確定為培養五項核心地理技能:(1)提出地理問題的技能;(2)收集地理問題的技能;(3)整理地理問題的技能;(4)分析地理問題的技能;(5)回答地理問題的技能。雖然這五項地理技能與地理學家的科學研究過程基本吻合,但應該說突出反映了一般科學能力,並沒有真正體現地理學科特色。盡管地理思維、想象、觀察等能力的培養要求已蘊涵在五項核心技能當中,但仍不利于突出地理科學能力的培養重點。我們試圖依據《地理教育國際憲章》提到的地理學的幾個核心問題,對應給出具有地理學科特色的相應能力:(1)空間定位能力;(2)區域差異的比較與概括能力;(3)空間相互作用的分析概括能力;(4)空間分布格局的覺察能力;(5)地理過程的簡單預測與合理想象能力。 3.地理科學方法 地理科學方法是人們在認識地理科學對象,以及作用于地理科學對象過程中所採用的方法、途徑和手段,地理科學思想方法是其核心。科學方法教育已經逐漸成為各國基礎教育的重要支撐。地理科學方法教育是學生學習地理科學知識的必要條件,也是學生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的必然需要,更是地理科學素養養成的重要基礎。地理科學方法中包含了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
13支單機
如比較、分類、歸納、演繹、分析、綜合等,但在地理科學素養的養成中,更要側重培養具有地理學科特色的科學方法,如地理觀察、地理實地考察或野外調查、區域綜合分析、區位比較、地理實驗等方法。 4.地理科學品質 地理科學品質包括地理科學精神、地理科學態度以及對地理科學的興趣、情感和動機等。其中地理科學精神是地理科學素養的重要表現形式,它對學生從事地理科學認識活動起著指導和制約的作用,力圖讓學生領悟與感受地理學家在科學探索和科學研究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思想品質和崇高精神。地理科學精神是指在地理科學研究和交流過程中逐漸地、自然地形成的約束科學家行為的價值規範或準則,即實事求是,崇尚理性,尊重實踐,
黃金地電子遊戲場
不固守傳統,不迷信權威,勇于探索,勇于創新,敢于堅持真理,謙虛、謹慎,不怕困難和挫折,善于團結合作,樂于思想交流,遵守科學的職業道德等。歸納起來,
金吉野電子遊戲場
地理科學精神包括地理科學研究中的理性精神、求實精神、合作精神、批判精神、奉獻精神和創新精神。地理科學態度是指個體對地理科學現象和本質作出的反應,它具有理智、情感和行為傾向三種成分。 5.地理科學意識 地理科學意識指社會群體或個人對地理科學的思想認識和覺悟程度。它包括正確的地理科學觀、地理科學技術觀以及正確理解和應用地理科學與技術、社會的相互關系等內容。地理科學意識是正確認識地理科學價值、合理運用地理科學技術的關鍵,因此是地理科學素養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 地理科學素養的上述組成之間並不是孤立的、分離的,各種構成彼此互相滲透、互相作用、互相聯系,構成了地理科學素養的主體。其中地理科學知識和地理科學能力屬于智力因素,而地理科學方法、地理科學品質、地理科學意識屬于非智力因素。地理科學知識是地理科學素養的基礎,也是地理科學能力發展、地理科學方法運用、地理科學品質養成的載體,地理科學知識的質和量決定著地理科學能力、地理科學方法、地理科學品質發展的深度和廣度。地理科學能力是地理科學素養的核心,也是溝通和聯系地理科學知識、地理科學方法、地理科學品質、地理科學意識的橋梁和紐帶。地理科學方法、地理科學品質和地理科學意識是地理科學素養的重要表現形式,能夠為地理科學知識的學習、地理科學技能的培養解放思想、導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