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方式在改變 獲取代表心聲的初心不變原標題:採訪方式在改變 獲取代表心聲的初心不變 全國人大代表李洪亮進行視頻採訪。 王天樂 攝 “視頻遠程採訪主題更集中、思想更聚焦,記者都是帶著問題來的,準備地很充分。同時,這也有效減少了聚集,有助于安全防控。”結束遠程採訪後,
基隆市投注站
全國人大代表孔發龍與現場連線的管理員聊起對這次特殊形式採訪的感受。 5月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將在北京召開。為有效防控疫情、共同維護公共衛生與健康,今年的全國兩會在會期、議程以及記者採訪方式等方面都有了相應調整。 按照要求,新聞發布會、記者會、代表通道、部長通道等採訪活動將適當精簡,創新採訪形式,採用視頻方式進行。這對習慣了在兩會期間“跑新聞”的記者來說,
小昆凌
這次兩會有些特別,
13支玩法教學
也注定會成為職業生涯難忘的記憶。 作為參與全國兩會報道任務的前方央媒之一,人民網共派出多名前方記者,
惡劣天氣致美國新冠疫苗供應受阻
分別在大會現場、梅地亞新聞中心和代表、委員駐地進行報道。人民網駐地記者按照大會統一安排,擔任了連線演播室的系統搭建和負責場外記者與駐地代表的連線工作。 我負責的是北京飯店駐地的演播室管理。與在天安門廣場和大會堂的採訪經歷相比,這次工作沒有了以往的緊張感和未知感,而增添了一些秩序感。記者對于熱點問題進行線上有針對性地預約嘉賓、管理員建立雲採訪房間、採訪者與被採訪者按時上線,整個採訪流程平穩而有序。沒有了聚集性的面對面交流,每個人的安全防控也有了保證。 全國人大代表李洪亮在視頻採訪時這樣說:“這種採訪方式雖然是迫于疫情防控而想的新辦法,但從側面證明了我國網絡信息化的發展成效。信息化的飛速發展,使得今天視頻連線的方式逐步被人接受,特別是年輕人。” 是的,
小昆凌
“雲端”採訪並不算新鮮事兒,但在這個特殊的場合,在這個關鍵的時期,每個人都感受到了便利,真切體會到了信息技術的紅利。 今天,當“雲”採訪環境更加輕鬆,當記者不再等待聚集,當兩會代表委員們也不再需要衝出記者的“包圍圈”……一個更有針對性,目標更明確,效率更高,科技味兒更足的兩會採訪環境,正在逐步形成。 作為見證者,我倍感榮幸。作為一名記者,我更想說:採訪方式在改變,但我們聆聽代表心聲的初心一直不變。原標題:全國首個區塊鏈新聞編輯部成立 5月20日,全國首個區塊鏈新聞編輯部在雲端正式成立。 該區塊鏈新聞編輯部由湖北廣播電視台融媒體新聞中心倡導籌備,湖北廣播電視台長江雲、北京廣播電視台北京時間、上海報業集團澎湃新聞、貴州日報天眼新聞、江蘇廣播電視台荔枝新聞、重慶廣電集團第一眼新聞、河南廣播電視台大象新聞、山東廣播電視台閃電新聞、黑龍江廣播電視台極光新聞、天津津雲新媒體集團、廣西日報廣西雲、雲南日報雲報新聞等12個省市的主流新媒體作為首批成員單位聯合組建。 據介紹,該編輯部將緊扣兩會重要議程,圍繞“2020,我們一起拼”主題,利用各家媒體資源優勢,運用5G傳播、AI人工智能、異地全息投影等新媒體傳播技術,開展媒體間“跨越山河大海 擊破時空障礙”的雲端大型聯合報道。 在具體操作中,
富將電子遊藝場
區塊鏈新聞編輯部秉持“策劃眾籌”“傳播去核”的運行理念,成員單位召開雲端策劃會,一起想點子、做產品、做推廣。誰提出點子,誰就任項目組長,誰就是傳播的主導者,每一家媒體都平均享有爆款新聞的開鎖值班鑰匙。持有值班鑰匙以外的其他成員單位按照約定為項目主導者提供資源、為傳播提供平台。 目前,
小昆凌
區塊鏈新聞編輯部已推出全國首個“兩會流媒體雜志”。兩會主題宣傳欄目“2020,我們一起拼”聯合雲直播、“戰疫鬥貧 有你有我”、“走進人民大會堂的戰‘疫’代表”、“代表人民來帶貨”,以及通過5G技術傳播的“全息面對面”等將陸續推出。(記者湯廣花 通訊員夏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