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地理復習筆記歸納總結區域差異第二節 區域差異1、我國的三大自然區界限:東部季風區——400mm等降水量線——西北幹旱半幹旱區東部季風區——3000m等高線——青藏高寒區西北幹旱半幹旱區——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一線——青藏高寒區 自然區 東部季風區 西北幹旱半幹旱區 青藏高寒區 範圍 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 大興安嶺以西,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和長城一線以北 青藏高原 自然因素 地貌 二、三級階梯上,三大平原、兩大高原,低地、丘陵、盆地海拔較低 海拔較高,差別顯著,二級階梯,高原、山地盆地 海拔高,一級階梯,有世界高大山地 氣候 季風影響顯著,降水多,集中在5-9月 幹旱半幹旱氣候,降水少,氣溫年較差、日較差大,大風天氣多 高寒,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風力大 植被 森林為主,部分為森林草原 大部分為荒漠,一部分為草原 荒漠、草原與高山草甸灌叢 土壤 多為林下發育,淋溶作用強 有機質含量低,可溶性鹽分含量高 土層薄,發育差 河流 多外流河、多大河,以雨水補給為主 多內流河,短小,雨水、冰雪融水補給 多為內流河,東南部是許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 人類影響 廣泛、深刻,主要農耕區 影響小,只在有水的地方有人類活動,有綠洲農業、牧場 微弱,原始自然狀態保存較完整,以畜牧業為主 2、東部季風區的南北差異 地區 分界(活動積溫) 地形 溫度帶 景觀 土壤 農作物 耕作制度 東北溫帶濕潤半濕潤區 320045007500 山環水繞平原廣布 寒溫帶中溫帶 針葉林、針闊混交林 肥沃黑土 春小麥、大豆、甜菜 一年一熟 華北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 大平原大高原 暖溫帶 落葉闊葉林 黃土廣布 冬小麥、棉花、花生 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旱地) 華中亞熱帶濕潤地區 山地丘陵 亞熱帶 常綠闊葉林 貧瘠紅壤 水稻、油菜 一年兩熟到三熟(水田) 華南熱帶濕潤地區 低山丘陵 熱帶 季雨林 磚紅壤 水稻和熱帶經濟作物 一年三熟 3、西北幹旱半幹旱區的東西差異 地區 分界 地形 氣候帶 河流 景觀 農業 內蒙古溫帶草原地區(東部) 賀蘭山,相當于200mm年等降水量線 寬闊平坦的高原 溫帶半幹旱區 多內流河 旱生草原 旱作農業 西北溫帶及暖溫帶荒漠地區(西部) 山地與盆地相間分布 溫帶、暖溫帶幹旱區 多季節性河流 荒漠草原 綠洲農業 4、青藏高寒區的垂直差異 表現 原因 水平分異 東南溫暖濕潤、西北寒冷幹旱;植被自東南向西北出現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 地勢東南低、西北高;北部和南部是呈東西走向的山脈,西北部是較完整的高原,東南部是南北走向的高山峽谷,夏半年有來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水汽進入。 垂直分異 隨海拔升高自然景觀發生明顯變化;從高原邊緣至內部,垂直變化由繁及簡 高原邊緣相對高度大,水熱狀況隨高度的變化大;高原內部相對高度小,水熱狀況隨高度的變化小中國區域地理與區域差異考點搜索□中國的區域差異□中國三大自然區的空間位置和基本特征。東部季風區內部的差異。中國自然區域差異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北方地區□地理位置和範圍。氣候、地形特征及其與農業生產、災害防治的關系。重工業基地和能源工業基地。主要城市。□南方地區□地理位置和範圍。氣候、地形特征及其與農業生產、災害防治的關系。輕紡工業和有色金屬工業。主要城市。□西北地區□地理位置和範圍。氣候、地形特征。農、牧業生產特點。保護草原,治理沙漠。主要礦產地。主要城市。□青藏地區□地理位置和範圍。高寒氣候。農牧業生產特點。能源和礦產資源。主要城市。□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地理位置和範圍。經濟發展的特點。台灣省的地形、自然資源和主要城市。知識要點第一節 中國區域地理1、我國四大區域自然條件一攬北方地區範圍:大興安嶺、賀蘭山脈、巴顏喀拉山脈以東,秦嶺、淮河以北,即我國東部季風區的北部地區。地形特征:平原面積廣大,其中東北平原是我國最大的平原,黑土為主,多沼澤,北部凍土層厚;華北平原是我國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黃河、海河、淮河衝積而成,土層深厚;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廣、最厚的黃土堆積區,
21點電影
土質疏鬆,直立性強,地表植被保護差,水土流失嚴重,溝壑縱橫,流經高原區的河流含沙量大。太行山脈兩側地形差異明顯,以東為華北平原,以西為黃土高原。本區主要地形單元有:東北平原(三江、鬆嫩、鬆遼)、華北平原、黃土高原、興安嶺山地、長白山地、山東丘陵、遼東丘陵。本區名山有:東岳泰山(山東)、西岳華山(陝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恆山(山西)。氣候特征:以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為主,其中大興安嶺北部為寒溫帶、長城以北為中溫帶、黃河中下遊地區為暖溫帶,無霜期4-8個月,熱量條件南北差異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
小昆凌
大部分屬于半濕潤、半幹旱區(東北的東部及北部山地為濕潤區);夏季溫暖多雨(東北較短),冬季寒冷幹燥(東北漫長嚴寒多積雪,漠河為我國的寒極);主要災害性天氣:冬季寒潮,東北地區夏季低溫、秋季早霜,華北地區春季幹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水文特征:水文特征南北差異大。水量北豐南小,汛期北長南短(東北地區有明顯融雪春汛),河流含沙量北小南大,結冰期北長南短。主要河流:黑龍江及其支流鬆花江、烏蘇裡江,黃河(下遊為地上河)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遼河,鴨綠江,圖們江。主要湖泊:白頭山天池、興凱湖。植被:東北地區以針葉林為主(長白山地區為針葉-落葉闊葉混交林),黃河中下遊地區為落葉闊葉林。土壤:東北地區黑土分布廣泛,黃河中下遊地區主要為鈣質土。主導因素:積溫自北而南逐漸增大。南方地區範圍:東部季風區南部,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地區。地形特征:地勢東西差異大,主要位于第二、三級階梯,東部平原、丘陵面積廣大,長江中下遊平原是我國地勢最低的平原,河汊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布;江南丘陵是我國最大的丘陵,
怎麼玩大陸遊戲
大多由東北-西南走向的低山和河谷盆地相間分布,南岳衡山、廬山、井岡山等眾多名山分布其中,南嶺地區岩漿岩分布廣泛,是我國有色金屬礦產的集中分布區;西部以高原、盆地為主,四川盆地(西北部有成都平原)是我國四大盆地之一,素有紫色盆地和天府之國之稱;雲貴高原地表崎嶇不平,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典型的地區,山間壩子是當地主要的耕作區;橫貫山脈和南嶺山脈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台灣玉山主峰為我國東南沿海最高峰。主要地形區有:長江中下遊平原(江漢、洞庭湖、鄱陽湖、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平原、江南丘陵、四川盆地、雲貴高原、橫斷山脈、南嶺、武夷山脈、秦巴山地、台灣山脈。氣候特征:以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積溫4500℃-8000℃,熱量條件南北差異大,一月份均溫在0°C以上,冬溫夏熱,四季分明(南部沿海和滇南地區一月均溫大于15°C,長夏無冬)。年降水大于800毫米(台灣東北部火燒寮年均降水6489毫米,為我國雨極),主要集中在夏半年,雨季由南向北變短。橫斷山區氣候垂直變化大,雲貴高原為源于太平洋和源于印度洋的兩類季風交匯處,冬季昆明靜止鋒以東陰雨冷濕,以西晴朗溫暖。長江中下遊地區(宜昌以東,淮河以南,南嶺以北)每年6-7月間受江淮靜止鋒影響,出現梅雨,7-8月在夏威夷高壓脊控制下形成伏旱。冬季寒潮和沿海地區夏秋季台風是主要的災害性天氣。水文特征:水量豐富,汛期長,水位季節變化小(南部沿海河流有明顯台風汛);江南丘陵、南部沿海、雲貴高原、四川盆地河流落差大,水力豐;長江水系、珠江水系、京杭運河航運價值高;河流含沙量小;無結冰期。主要湖泊:長江流域為我國淡水湖主要分布區,鄱陽湖(我國最大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日月潭。主要河流:長江及其支流漢江、洞庭湖水系、鄱陽湖水系、四川盆地向心水系(岷江、雅壟江、烏江、嘉陵江);珠江及其支流西江、東江、北江;錢塘江;淮河;閩江;橫斷山區水系瀾滄江、怒江;濁水溪。植被: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熱帶季雨林。土壤:地帶性土壤為紅、黃壤和磚紅壤性紅壤,非地帶性土壤有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和農田區的水稻土。主導因素:東部積溫自北而南逐漸增加,西部降水自東向西逐漸減少。西北地區範圍:大興安嶺、賀蘭山以西,昆侖山脈、祁連山脈以北的非季風區地形特征:主要位于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以高原和盆地為主。內蒙古高原(包括河套平原、寧夏平原、河西走廊)平坦開闊,東部為典型溫帶草原,中西部多沙漠、戈壁;新疆地形三山夾兩盆,昆侖山脈、天山山脈、阿爾泰山脈都是亞洲中部重要的山脈,山頂終年積雪,山麓草場廣大。其中天山山脈橫亙中部,把新疆分為南北兩部分,山間多陷落盆地和谷地(吐魯番盆地、伊犁河谷等)艾丁湖海拔-156米,是我國陸地最低點。南部是我國最大的塔裡木盆地,
小昆凌
地表景觀呈環狀分布,綠洲是當地主要的農業區,中部有我國最大的塔克拉瑪幹沙漠,我國最長的內流河塔裡木河分布其間;天山以北是我國第二大盆地準噶爾盆地,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國的第二大沙漠。氣候特征:深居內陸,屬于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
小昆凌
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都很大(吐魯番盆地是我國的熱極);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少于400毫米,氣候幹燥(塔裡木盆地年降水量少于50毫米,是我國的幹極)。水文特征:水量小,
紐約大都會
汛期短,河流含沙量大,多內流河,冰川融水是主要補給水源,有大片無流區。黃河上遊落差大,水力豐。主要河流:黃河、額爾齊斯河(我國唯一流入北冰洋河流)、塔裡木河、伊犁河。主要湖泊:羅布泊植被:內蒙古高原東部是典型的溫帶草原,內蒙古高原中部以西地區為溫帶荒漠。土壤:以漠鈣土和灰鈣土為主。主導因素:降水量自東向西減少。青藏地區範圍:橫斷山脈以西,喜馬拉雅山脈以北,昆侖山脈、阿爾金山脈以南。地形特征:以高原為主,
小昆凌
位于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最年輕的大高原,雪峰連綿、冰川廣布,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世界上海拔超過8000米的山峰幾乎都在該地區。藏南地殼活躍,為兩大板塊碰撞處,雅魯藏布大峽谷為世界之最;藏北海拔超過4500米,地表波狀起伏;柴達木盆地是我國地勢最高的內陸大盆地。農牧業主要集中在湖盆、河谷地區。氣候特征:海拔高、氣溫低、晝夜溫差大;降水少,地區差異大;太陽光照強,日照時間長。水文特征:冰川融水補給多,岡底斯山脈以南受來自印度洋季風影響,水量較大,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尤其是雅魯藏布大峽谷地區,水能開發潛力巨大。主要河流:長江、黃河等大河的發源地,雅魯藏布江。主要湖泊:我國內陸湖泊主要分布區之一, 青海湖為我國第一大湖,納木錯,色林錯。植被:主要以高山草甸為主,藏北有大片寒荒漠分布。邊緣地區垂直分帶明顯。土壤:主要為寒漠土和山地草甸土。主導因素:地勢高,